4月24日,隨州召開新聞發布會,介紹優化專汽產業市場環境、規范專汽產業生產經營、促進專汽產業高質量發展等相關工作情況。
新聞發布會上,市經信局介紹了我市推進全市專汽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的背景、目標以及措施等有關情況。市公安局、市市場監管局、市汽車行業協會就專用汽車上牌上路監管、維護專用車消費者合法權益、加強行業自律等方面答記者問。
隨州是“中國專用汽車之都”,經過50多年的發展,已成為全國專用汽車品種最齊全、特色最鮮明、資源最富集、區域集中度最高的地區,全國每銷售十輛專汽就有一輛是“隨州造”。專汽成就了隨州產業的根基與靈魂,增添了城市的底色和驕傲,是隨州當之無愧的第一大產業。隨著產業的發展,內外部環境的變化,制約專汽產業健康、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和矛盾日益顯現,專汽產業也面臨“成長的煩惱”。市第五次黨代會提出,構建“2236”產業集群,壯大優勢產業,建設神形兼備的專汽之都。我市堅持問題導向、因企施策,開展專汽行業規范工作,努力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,全力推動專汽產業高質量發展,奮力實現千億元產值目標。
答記者問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:
一、促進行業規范 推進高質量發展
隨州是“中國專用汽車之都”,環衛垃圾車、冷藏車廂式車、壓力容器等,經過50多年的發展,已成為全國專用汽車品種最齊全、特色最鮮明、資源最富集、區域集中度最高的地區,全國每銷售十輛專汽就有一輛是“隨州造”。
隨州市專汽產業主要有四個方面特點:一是資源富集,規模宏大。目前,我市專用車生產資質企業達到65家。具備年產專用車20萬輛、汽車底盤10萬輛、車身12萬臺、車輪1000萬套、鑄造件100萬噸的生產能力。二是增長迅猛,韌性十足。2021年,在全國汽車行業整體低迷的背景下,專汽產業逆勢上揚,產值突破500億元、產量超過16萬臺,雙雙增長20%以上。三是品牌響亮,市場成熟。涌現出一批高科技含量、高附加值、高市場占有率的領軍企業,江南專汽、潤力專汽等20多家企業獲評國家、省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。綠化灑水車、加油車、消防車等12種車型全國市場占有率超過50%。四是創新驅動,質效凸顯。齊星集團制定的兩項“國標”填補國內空白,程力航天員醫保醫監救護車、江南應急通訊指揮車、許繼三鈴電力運維車等產品處于國內領先地位。
隨著產業的發展,內外部環境的變化,制約專汽產業健康、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和矛盾日益顯現,面臨“成長的煩惱”。近年來,部分企業生產經營行為有待規范,部分經銷商法律意識、契約精神有待加強,全市專汽行業的整體投訴率偏高。種種問題不僅有損“專汽之都”的品牌形象,阻礙專汽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。
市第五次黨代會提出,構建“2236”產業集群,壯大優勢產業,建設神形兼備的專汽之都。為了達成千億產值的目標,打造有特色、更有成色的高質量專汽產業,就必須進一步規范行業發展。推進專汽行業規范工作的目標是:力爭專汽企業生產經營規范行為明顯好轉,專汽產品質量明顯加強,企業品牌意識明顯提高,專汽行業的社會口碑明顯提升。規范工作分為調查摸底與宣傳發動、企業自查整改、檢查驗收、鞏固提升四個階段進行,現已開展第一階段行動,整體工作將于8月31日結束。
具體做好以下4個重點工作:
1、組建工作專班。經信、公安、市場監管、商務、交通運輸、稅務、汽車行業協會等多家部門和機構組成工作專班,形成工作合力,堅持“標本兼治,著力治本”的方針,從源頭出發,對專用車生產、銷售、檢驗、登記、維修、運輸等各個環節進行全面排查清理。
2、強化協會作用。將所有具有專汽生產資質企業納入市汽車行業協會進行管理,增強協會影響力。指導協會制定完善協會章程,加強行業自律,督促企業落實行規行約。
3、加強監督執法。設立舉報電話3590900,征集專汽行業違法違規線索,回應社會關切。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合法合規性和自查情況進行檢查驗收,依法重點整治產品質量不達標、合格證管理不到位、虛假宣傳欺騙用戶等問題。對違規者進行約談,對屢教不改、情節嚴重、觸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。
4、形成長效機制。建立專汽行業統一標準,對原材料、生產、檢測、銷售、售后等各環節、全周期進行標準化管理。出臺《隨州市深化體制機制創新推進專汽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》,引導行業規范有序發展,營造“誠信興業、合法經營、公平競爭”的行業環境。
二、建立長效化管理機制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
規范工作將環環相扣,不搞一陣風,不搞花拳繡腿,不搞只查不辦。形成“三個一”:一套工作專班、一套實施方案、一套長效機制,持之以恒地抓下去。
一是堅定不移加強領導。充分發揮專汽行業規范領導小組的作用,進一步落實聯席會議制度,加強各成員單位之間協作配合,強化工作督查,確保各項責任落到實處。
是堅定不移嚴格執法。整合執法力量,提高執法水平,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。對屢教不改,造成社會不良影響的企業,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,并向社會公示。
三是堅定不移統一標準。研究制定“五個一”:一個專汽行業自律公約,一個標準合同范本,一個權威的銷售網站,一個統一售后服務平臺,一個經銷商注冊管理制度。用標準規范的管理模式構建專汽行業誠信體系,徹底扭轉“小散亂”局面。
四是堅定不移樹立導向。獎優罰劣,樹立鮮明導向,設立10億元“隨州產業基金”,對帶動能力強、科技含量高、產品附加值高的專汽企業在要素保障上給予政策支持。
五是堅定不移完善制度。出臺《隨州市深化體制機制創新推進專汽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》,為專汽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。
三、加強上牌上路監管 嚴厲打擊違法行為
公安交管部門在車輛上牌上路監管方面主要做到“兩驗兩性”,即: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,確保其安全性;機動車查驗,確保其唯一性。重點抓好“四個環節”:
一是在安全技術檢驗環節,嚴格監督機動車安全技術檢測機構按照《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項目和方法》進行檢測,落實檢測項目,嚴格檢測標準。
二是在機動車登記查驗環節,嚴格按照國家和上級主管部門要求,對檢測機構出具的安全技術檢測合格報告進行復核。
三是在監督管理環節,通過遠程監控、視頻巡查、數據分析、日常檢查等方式,加強對機動車檢驗查驗工作的監督管理。
四是在路面查處環節,將隱患車輛信息錄入機動車緝查布控系統,啟用預警功能;在日常執勤工作中,對問題車輛逢車必檢,逢疑必查,嚴管嚴控“大噸小標”貨車、非法改裝貨車等違法車輛上路行駛。
對不符合國家安全技術標準的車輛,公安交管部門主要采取以下處理措施:
一是建立嫌疑機動車調查處置工作機制。成立了專家組,負責查驗發現的嫌疑機動車的調查、核查、移交等工作。
二是啟動違規嫌疑調查程序,固定證據。將整車生產廠家、《公告》批次、違規類情形、初步調查等信息錄入機動車登記系統,制作《嫌疑違規機動車產品通報表》通報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和經信部門,上報至公安部交管局,由部局抄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工信部處理。自2020年5月以來,我市已上報違規車輛產品信息44條。
三是書面告知車主依法維權。車主可以要求車輛生產企業無條件進行整改、更換或退車。
四是積極配合市場監管。交通部門對非法改裝、大噸小標等進行查處和打擊。